2008年1月7日 星期一

高雄愛河橋及高雄中正橋介紹

高雄橋位於「五福路」上,聯結『鹽埕區』與『前金區』,意味著「大船入港」之意,愛河流到這裡進入大海,也是五福路上愛河漫步的起點。高雄橋舊名【苓仔寮橋】當時只是一條木造橋。早期愛河河口東岸原名為苓仔寮,,漁民多用苓仔(竹罟)捕魚而得名。五福三路的愛河橋,是溝通鹽埕、哈瑪星及苓雅寮的要道。早期愛河兩岸以擺渡為主,在今高雄橋及中正橋附近皆有船渡。中正橋以下的河道約有二百餘公尺,是現今的二倍寬。清代,旗后和鳳山縣(現今高雄市及鳳山)之間是以竹筏往來。日據初期,鹽埕人林賞向政府申請搭建了一座竹橋,名為「苓仔寮橋」,因屬私人搭設,過橋需收費,是為現今高雄橋的前身。1912年日本政府收回改建,漆黑色,故亦稱黑橋。在1912年至1937年的高雄港第二期築港工程期間,填築瀨南鹽場(今鹽埕區)時,高雄築港時,碼頭工人都每天都要經過這道木橋上下班。日治政府改以木頭搭建,加寬橋中央的橋墩間距,以配合愛河的濬深,便利小型船隻的通行,並改稱「高雄橋」。光復後,1953年(民國42年)改建為寬8.4公尺的工型鋼筋混凝土橋。 1965年擴建成寬25公尺,長115.26公尺,擁有九個橋孔的鋼筋混凝土橋。 1982年再度改建成寬30公尺,長115公尺的三孔鋼樑結構橋。今日的高雄橋是在民國72年重建,大部分的高雄市民幾乎皆已五福橋來稱呼它,因為此橋正位於五福路上。
高雄中正橋昔稱「大橋」,意為愛河上最寬的橋。民間稱「州廳橋」,因位於高雄州廳之旁,故名。是溝通鹽埕與前金的孔道。建於1931年(民國20年),初以木頭搭建,1938年為配合中正路的闢建而改建成長88.6公尺,寬27.3公尺,擁有五個橋孔的水泥橋。是市內橋樑中,造型最美的一座,即使歷經二次大戰的轟炸,仍屹立無恙。光復後,改名為「中正橋」。位於「中正路」上,聯結『前金區』與『鹽埕區』。早期人們欲到市政府洽公或重要官員訪問高雄,中正橋佔了相當大的交通責任。中正橋最美的地方不在橋面,而是在橋下。橋下整排的拱型鋼樑結構宛如道道彩虹,甚具美感。中正橋的燈飾給了我們重新思考橋樑功能的刺激。配合中正橋的結構,以「海之眼」燈光設計,儼然已成為愛河夜晚的珍珠,強調舊鹽埕市區的歷史之橋,連結歷史博物館、音樂館與工商展覽中心,讓市民重溫港都夜魅力的浪漫氣氛...高雄七賢橋位於七賢三路上,是大港溪運河匯流注入愛河處,也是鹽埕區通往前金區的橋樑,由於中正路太過擁擠,1969年(民國58年)10月完成此橋,以減輕中正橋的負荷量。位於「七賢三路」上,連絡『前金區』&『鹽埕區』,直達高雄港,曾經風華新潮與驕艷。每年划龍船時,從這裡開始熱鬧。今日的新樂街、五福四路與七賢三路之間在日據時代一處商業核心之地。因中正路車流量過大,交通負荷量重,故而建其以減輕中正橋的負荷量,並於1969年(民國58年)10月完成此橋。由於七賢橋已是當時最後完工的特殊橋梁,所以此後所建之橋梁幾乎全都以路為名且多無特色。

沒有留言: